這樣搞下去~

就快變成天外星聯13星了orz



不過新行星一公佈,占星體系一定會改變的。





以下是新聞

========

(法新社布拉格十六日電)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二十六屆大會目前正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開,會議主辦單位今天說,如果此次會議通過新的行星定義,太陽系可能很快就會擁有十二個行星,比原先還要多出三個新成員,甚至可能更多。





大會針對行星定義進行提案,將區別行星與彗星及小行星等小型天體之間的差異。





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說,提案若通過,太陽系行星將增為十二個,包括八個傳統行星,三個包括冥王星在內的「冥王星型行星」(plutons),以及一個曾經為小行星的塞瑞斯星(Ceres)。





新型高倍數天文望遠鏡在太陽系外緣區域發現大型星體,因此對「行星」(planet)的歷史定義構成威脅;行星一字緣於希臘文,意指「流浪徘徊者」。





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主席艾克爾說:「近期新發現包括太陽系外緣區的物體,其大小類似或大於冥王星。」





二零零五年七月,一個美國天文學家團隊宣布發現一個遠大於冥王星的神秘星體2003UB313,並宣稱此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,因而引發學界行星論戰。





距離地球一百五十億公里的UB313星的發現,引發了重大爭議,支持冥王星為行星的擁護者認為,這顆新發現的星體並非行星,只是一個岩石,或是一個「庫柏帶物體」(KBO);所謂庫柏帶物體,係指在太陽系外緣繞日運行的冰體與原始碎片,數量估計約十萬個。





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自一九一九年成立以來,一直作為天文學爭議的仲裁者;經過兩年努力,該組織「行星定義委員會」提出新的行星定義,將在大會上提交給兩千五百多位與會的天文學家進行討論;此次會議將進行至二十五日。





根據新的定義草案,「行星」必須是一個在軌道上繞著恆星運轉的星體,其本身並非恆星,且體積必夠大,能夠擁有自身的引力,從而向內牽引形成一個近乎球狀的星體。





委員會成員賓瑟說:「我們的目標是找出新行星定義的科學基礎,我們選擇引力作為決定因素。一個物體是否為行星,就交由自然決定。」





新定義將讓聯合會觀察名單上出現約十二個「候選行星」,意味著未來可能出現更多的行星。





若目前提案獲得通過,太陽系的行星成員將包括水星、金星、地球、火星、塞瑞斯星、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、查隆星與2003UB313星(該星「真實」名稱將於稍後選定)。





新的「冥王星型行星」是為了與傳統行星區分,這種行星位於須兩百年才能完成繞日公轉的軌道上,這也意味著它們位於海王星之外的軌道。





「行星定義」決議草案將在本屆大會中進行討論與修正,預定二十四日進行表決。
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0816/19/272o.html





註:塞瑞思星(Ceres)為穀神星、查隆星(法新社文Charon)



以下是關於查隆星:



【大紀元2月23日報導】(中央社巴黎二十二日法新電)科學家說,目前公認太陽系最遙遠的行星冥王星,除了一九七八年發現的冥衛一查隆(Charon),另外還有兩顆較小的衛星。

美國太空學家利用哈伯望遠鏡,發現兩顆小衛星,經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調查研究結果後,允許定名為「S/2005 P1」與「S/2005 P2」。



科學家在英國科學週刊「自然」上刊登研究報告指出,經測量P1與P2兩顆衛星的直徑介於四十八公里至一百六十五公里間,公轉冥王星一圈所需的時間分別為三十八天與二十五天。



美國天文學家董包一九三零年發現冥王星,這也是目前公認太陽系最外圍的行星,但去年有學者表示,他們發現一顆名為「2003 UB313」的星體,可能會推翻冥王星距離最遠的地位。



天文學家上個月針對查隆星進行有史以來最精確的測量,估計這顆衛星直徑約一千兩百一十二公里,約佔冥王星直徑兩千三百公里的一半。



查隆星的密度與冥王星類似,這項發現可證明衛星的產生原因,係因冥王星撞擊上大型天體,造成大型碎塊崩離,形成衛星。



美國西南研究院研究人員史登評論這項最新研究時說,P1與P2的生成原因,可能也是因為類似的撞擊;這項研究是由美國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魏佛教授負責主導。



魏佛的研究團隊花了將近六個月的時間,分析哈伯望遠鏡傳回來的影像,去年十一月才宣布發現這兩顆衛星。



2/23/2006 4:28:06 PM


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6/2/23/n1234478.htm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如果真的改成12大行星體系,對占星學的影響很大,

那麼現行的守護星體系也會跟著改變,

這是由於一旦守護星受到修正,星座性格的解釋和體現也會改變,

一如當初的水瓶座、雙魚座、天蠍座的修正

都讓三個星座在後來的解釋上做出改正



但問題也在此出現

包括太陽在內,扣除地球以月亮代替,再加進三顆新行星的話

那總共是十三星的體系,那麼必然有1個星座會變成2星共管

以現有體系來說,

水星管理雙子、處女,金星掌管金牛、天秤

假設穀神星通過,那麼處女座的守護星應該就會定義為穀神星

這一點從神話學角度上也是ok的



但問題在於,查隆星和新行星的問題。



查隆星似乎並不是凱龍星,

因為凱龍星的軌到是土星、天王星之間,

但查隆的軌道是在冥王星之外,

假設最終通過的話,那麼這兩顆冥王星以外的行星,

可能共管天秤座或金牛座之一,但是在星體結構、物質和星性上,

似乎無法與天秤座或金牛座之一進行相對應性,

一般認為,金星主管金牛座居多,

但如果天秤座受到這雙星共管,

那麼對於婚姻體制上的衝擊應該會不小吧?



這是否會逼占星學和天文學走向不同的認定體系呢~

嗯...

不知道投票結果會是怎樣.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rtimess 的頭像
    artimess

    月光下的占星塔羅 Under the Moon:Astro & Tarot

    artim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